康姓的来源和历史
1、源自姬姓按照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中提到的,康姓始祖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卫康叔,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个儿子,与姬发同母,在姬昌死后,伯邑考早逝,所以姬发继位,最终他实行了分封制,从而将功臣、王室宗亲、贤人后裔等都赐予了封地,康叔就是其中之一。
康叔最终被周武王姬发封于康地,组建了康国,在武成王继位后,康叔又因功再次被迁封于卫城,最终他的后代也就以卫姓、康姓等为姓了。姬姓还有一个康姓分支就是周定王的弟弟刘康,他和周定王属于一母同胞,有部分后裔以他的名为姓,所以也形成了一个康姓分支。
2、源自阴康氏
根据《风俗通》的记载可以得知,阴康氏属于女娲的后人,在今天的陕西商洛附近建立了阴康国,而后人也就以“阴康氏”为姓,后来简化为康姓或者阴姓,比如周朝的阴不佞就是阴康氏的后裔。
3、源自西域康居国
当然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,还有不少少数民族改姓融入中原的。汉朝时期在西域有一个康居国,而康姓氏族的其中一脉就来自于康居国的王子,按照《汉书·西域传》中的记载,可以得知汉朝时期,康居国的王子前往中国来拜访,表示臣服,并且在中国设置了西域的都护,最终这位王子也定居在了河西走廊一带,最终形成了甘肃地带的康姓氏族。